10月1日,以“共饮一江水·同心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遗落与重逢”澜湄六国非遗周,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爱琴海购物中心拉开帷幕,为中秋国庆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据了解,本次非遗周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期间,主办方设置了80个特色集市展位,划分为非遗文创展区、茶咖文化展示区和非遗艺术坊,吸引了澜湄流域70余家商户参与,集中展示各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动的亮点,10月1日至3日,每日都将举行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文艺演出。

开幕式上,整场演出宛如一幅流动的澜湄文化画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傣族章哈《金色朝霞洒勐遮》以悠扬的曲调描绘出傣乡田园的诗意晨光;舞蹈《女子傣拳舞》则刚柔并济,展现了傣家姑娘的独特风采;来自高山之巅的哈尼歌曲《咪歇歇》深情婉转,唱响了哈尼族对美好生活与服饰文化的赞美;悠扬的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将观众带入一片静谧之境;深沉雄浑的《哈尼古歌》则吟唱出一个民族的古老记忆。此外,寓意吉祥的舞蹈《神鸟送福》、欢快活泼的布朗弹唱《幸福歌》以及深情款款的傣族歌曲《月光情》《撒妮哈》等节目接连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据悉,3天的演出不仅汇聚了西双版纳本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知名歌手及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还特别邀请了参与艺术节开幕式的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的代表团队,真正体现了澜湄流域国家“人文共美、发展共赢”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本次非遗周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双版纳州州委、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通过展演与集市相结合的形式,旨在将优秀的文艺精品惠及广大民众,为全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守护与传承共同的澜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