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星空|“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成功发射

2024-09-27 11:30    来源:复旦大学
字号:

2024年9月24日,"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搭载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由复旦大学与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空间公司)联合研制,将围绕太阳大气数据和澜湄区域大气数据开展跨国科学研究,为澜湄六国开展太空观测与技术应用交流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据悉,卫星计划利用复旦自研"核科一号"对日紫外光谱仪,观测太阳表面活动中高分辨率的镁离子特征光谱线,解谱获取其等离子体的运动规律,为相关太阳活动理论的验证、空间天气预测模型的建立,贡献中国团队的实验观测数据和研究。之后将设立国际联合研究项目,携手澜湄流域及"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通过数据共享、联合科研、合作培养等方式,邀请澜湄国家青年联合开展科研实验,为澜湄六国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项目以高等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为澜湄友谊注入新活力,服务澜湄流域高质量发展。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在研制过程中,得到多方关心。2023年12月,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六国共同发布《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将科技创新作为合作重要领域,明确提出"深化卫星研制、卫星地面站等领域合作,助力澜湄国家航天能力建设"。

在今年8月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九次外长会上,王毅同志指出,"中方愿同湄公河国家继续落实'澜湄太空合作计划',尽快发射'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支持复旦大学筹建澜湄青年天体科学研究中心,为六国开展观测与技术应用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多年来,复旦大学响应国家外交战略的布局和要求,持续向湄公河五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介绍和推广"一带一路"倡议,举办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大赛(Youth Innovation Competition on Lancang-Mekong Region's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简称:YICMG)、"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在线:澜湄区域治理"讲习班、"澜湄金色讲堂"(YICMG TALK)等青年交流活动,构建文化交流途径,让青年心心相通。

"这次卫星发射将进一步推动澜湄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促进澜湄各国外交关系与民间往来。"在卫星发射现场,来自泰国的复旦大学2023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林蕖陆(Kotchaphop Kornphetcharat)作为留学生代表,观摩了卫星发射过程。"现场观摩,我很高兴,也期待澜湄各国未来有更多合作。"他表示,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合作将为澜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