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澜湄周”之际,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在越南《世界与越南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开创澜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全文如下:
携手开创澜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在澜湄合作七周年之际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先后流经中国西南腹地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是亚洲唯一具备“一江连六国”地理特征的大河。澜湄六国人民世代毗邻而居,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友谊深厚,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是六国人民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生动写照。2016年3月23日,六国领导人齐聚中国,共同宣布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决定携手共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为次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弹指一挥间,澜湄合作已走过不平凡的七年。
七年来,六国构建“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习近平主席同湄公河国家领导人频密互动,为澜湄合作把舵领航。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三次成功举办,七次外长会在六国轮流召开,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确定了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创造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推动澜湄合作机制日益走深走实。
七年来,六国秉持“发展为先、平等相待、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理念,有效落实《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大领域合作,各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和澜湄水资源、环境、农业、青年交流合作中心高效运转,600多个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相继落地,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七年来,六国弘扬“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积极实施“本草惠澜湄”“丰收澜湄”“绿色澜湄计划”“澜湄甘泉行动计划”,通过灵活多样方式开展文化艺术与旅游合作,密集组织智库论坛、影视展播、媒体联合采风等系列活动,搭建起澜湄电影周、文化节、妇女论坛、青年友好交流活动等平台,推动人文交流互鉴举措,树立国际合作典范。
今天,澜湄合作已成长为行动导向、改善民生、聚焦发展的重要次区域合作平台和“金色样板”,有力促进有关国家可持续发展,助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为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发展作出了澜湄贡献,充分证明澜湄合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地区国家需求的正确选择。
越南是澜湄流域重要国家,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在两党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越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澜湄合作日益成为双方拓展地区事务合作的新亮点。双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保持经贸投资发展势头和产供链稳定畅通,双边贸易额逆势上扬达2349亿美元。双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铁路联运迈出新步伐,同“陆海新通道”乃至“中欧班列”有机衔接。双方积极开展水资源合作,及时分享跨界河流水文信息,共同推进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中方通过澜沧江水电站科学调度,充分发挥“调丰补枯”作用,为助力下游国家防汛抗旱、维护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双方着力拓展民生合作,签署3批价值近470万美元的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精准投向基础设施改善、边境贸易、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等惠民领域,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澜湄合作即将迈入第八个年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地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经济复苏发展任务,六国应进一步坚定睦邻友好决心,坚持互利合作恒心,携手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构建更加强韧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方愿与澜湄国家一道,以高层重要共识为指引,不断完善澜湄合作“3+5+X”合作架构,稳步落实六大惠湄举措,持续提高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效能,聚焦农业、水资源、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合作,早日通过澜湄合作新的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动澜湄合作同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中国-东盟合作优先领域有机衔接,携手开创澜湄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澜湄合作的丰硕成果更多惠及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