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澜湄水资源合作中读懂中国——“感知澜沧江 共话澜湄情”活动观察

2022-09-09 08:29    来源:中国水利报
字号:

景洪水电站在中国向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23日,处暑。来自中国水利部、外交部的代表,湄公河五国驻华使节、在华青年留学生,中外媒体记者,因水而聚,向江而行,走进云南,共赴澜湄之约。

4天时间里,从考察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景洪水电站,到调研澜沧江干流上的国际报汛站——允景洪水文站,再到走访江头曼咪移民新村,代表们透过承载着厚重历史和多彩文化的澜沧江,透过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水电站和水文站,不仅感受到了澜湄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治水方案、治水理念和治水智慧,读懂了中国在澜湄水资源合作中所秉持的亲诚惠容理念和合作初心。

如今,澜湄水资源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澜湄六国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战略规划对接,携手治水,提升区域水治理能力,为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提供水安全保障,携手迈入下一个“金色五年”。

水文站中的大国担当

距离出境口104千米的允景洪水文站,是澜沧江干流我国最重要的出境控制站,也是中国向下游国家报送水情信息的国际报汛站。

“我们连续19年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向湄公河委员会和下游五国报送水情信息17.85万余条,从未发生迟报、漏报、错报情况。”允景洪水文站站长王昊说。

在依江而建的水文站旁,两座横跨澜沧江、距离江面高30余米、跨度400余米的缆道,引起了青年留学生们的注意。

“这两条缆道分别是流速仪测流缆道和走航式ADCP测流缆道,平时的流量监测以走航式ADCP为主、缆道流速仪为辅,同时我们还采用侧扫雷达为应急补充的监测方式,满足精准报汛需要。”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西双版纳分局副局长杨海梅细心地给中外代表们解答。

“通过实地参观,中国水文监测技术的进步让我印象深刻。”缅甸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杜欣玛泰表示,非常感谢中方持续向湄公河国家分享水文信息、提供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支持。

一江连六国,命运紧相连。无论是水文站的“硬核科技”还是水文人的用心坚守,都是为了及时获取国际报汛所需的宝贵数据。这些数据为下游国家预防洪旱灾害、保障航运和灌溉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6年,湄公河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中方克服自身旱情和电网运行困难,向湄公河实施应急补水;2019年,中国尽最大努力保障澜沧江合理下泄流量并实施应急补水;2020年,中方从促进全流域防洪抗旱合作出发,主动将澜沧江水文信息共享范围从汛期扩展至全年……

亲望亲好,邻望邻安。中方与下游国家共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是对六国人民守望相助友好情谊的生动诠释,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体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

“在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的当下,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命力不断彰显。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进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同时也通过加强澜湄水资源合作,推动澜湄六国做好更充分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准备,多措并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降低未来洪旱损失。”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主任郝钊说。

水工程中的万物和谐

万物和谐,是中国人对多样共存、和合共生的哲学思考,更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正确选择。如今,这种理念正不断被融入水利工程建设中。

“这是我们水电站的明星,哥哥是‘熊大’,妹妹是‘熊二’,它们一出生就被母熊抛弃了……”糯扎渡水电站动物拯救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着时而憨态可拘、时而积极互动的黑熊兄妹。

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规划“两库八级”的第五级水电站,水电站于2010年建成动物拯救站,截至目前,动物拯救站已累计救助动物70种435(头条只),通过对库区内受伤的野生动物及动物幼崽、卵等采取收救、暂养及放生等救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库区及水电站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水电站开展糯扎渡库区土著鱼人工增殖以及珍稀植物迁地移栽、库区陡坡荒山还林还草等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措施。

让山更青、水更绿,人们的家园更宜居,动物的生活更自在,中外代表们一路聆听在水电开发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故事。

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的缅甸本科生施得幸表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范本,我希望把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万物和谐的理念介绍给更多人。”

交流中的民心相亲

柬埔寨留学生KAOSEAV-MEY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高秀美。提起中国,她说:“我的奶奶是广东人,她经常跟我说起一些与中国有关的故事。”中国援建的桑河二级水电站,解决了柬埔寨电力依赖进口和经常断电问题,更是加深了高秀美对中国的好奇。

这些“触手可及”的中国印记,在她心中播下了向往中国的种子。带着这份向往,高秀美来到大理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更真实地了解中国。”高秀美笑着说,“感知澜沧江共话澜湄情”活动让我认识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中国在水电开发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举办的水资源技术交流活动和“澜湄合作”水资源高层次人才计划,有力提升了湄公河国家技术和人才队伍水平,累计130多名湄公河国家涉水机构官员、青年技术人员、学生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水利知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澜湄流域这片土地上,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之歌,共同谋划着澜湄水资源合作的美好未来。

千百年来,哺育着沿岸六国人民的澜沧江—湄公河,如今也因更为务实的水资源合作和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