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迈上新台阶

2019-01-09 00:00    来源:
字号:

  

图为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艇编队驶过云南景洪港码头。新华社发

  12月的老挝琅勃拉邦凉风习习、绿意盎然。1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外长会就在湄公河明珠琅勃拉邦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老挝外长沙伦赛、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泰国外长敦、缅甸国际合作部长觉丁、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出席。这次会议旨在落实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成果,规划澜湄合作下一步发展,并为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做准备。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合作取得多个“第一”

  会议由王毅与沙伦赛共同主持。王毅表示,澜湄合作秉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主题,充分发挥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的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取得积极成果,从培育期加快迈向成长期。澜湄合作不仅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了动力,也使地区国家关系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澜湄合作茁壮成长,提质升级迈出新步伐,产能合作从概念转化为行动,六国民众对澜湄合作好感度和支持度不断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在六国共同努力下,澜湄合作形成了“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展现出光明发展前景。

  澜湄合作一年来取得积极进展,成果显著。王毅强调,一年来,澜湄合作实现了多个“第一”:共同举办了第一个“澜湄周”,成功举行了第一次六国秘书处和协调机构培训,顺利实施了第一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成功召开了第一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产能合作论坛、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我们丰富了合作内涵。六国开展了铁路、公路、水电站、经济开发区建设等近30个大型项目,使澜湄产能合作从概念变成现实。澜湄合作从五个优先领域拓展到教育、媒体、医疗卫生、青年交流等领域,形成官产学多点发力、合作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我们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六国实施了“澜湄光明行”“澜湄青年领袖文化体验营”“露天电影院”等一大批民生项目,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六国民众澜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了解与信任日益加深。

  确定未来发展六大方向

  王毅强调,六方要深化伙伴关系,秉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循序渐进”原则,共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推动高质量产能合作,培育创新亮点和增长点。

  澜湄六国一致认为,要以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为重点,开展产能、创新、民生、环保等领域合作。

  一是共同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六国要以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为依托,以产业发展重镇和重大基础设施为枢纽,辐射带动整个流域腹地发展,推动全流域经济体提质增效升级。

  二是强化产能合作,推动澜湄合作从“又快又好”向“更高质量”提升。探讨建立产能合作联盟、设立合作基金、推动建设产能合作园区,构建更完善的次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是加强创新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分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和创新能力,提升网络联通水平,加快跨境电商发展,让老百姓更快捷便利地买到其他国家商品。

  四是坚持民生为本,推动澜湄合作更接地气。在教育、减贫、医疗卫生、大坝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新项目,让更多民众受益。

  五是深化环保合作。共同实施“绿色澜湄计划”,在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六是坚持开放包容。澜湄合作愿与次区域其他机制加强交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中方愿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湄公河次区域开展三方或四方合作,共同促进次区域发展。

  重点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

  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是2018年1月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共识,六国外长对此进行了讨论。各方同意启动经济发展带的具体落实方案。王毅表示,这一发展带的核心内涵是以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为依托,以产业发展重镇和重大基础设施为枢纽,辐射带动整个流域腹地发展,实现全流域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要紧扣五个驱动,即协调驱动、产业驱动、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和融合驱动。

  王毅指出,澜湄各国经济关联性、互补性十分突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澜湄六国也更需要通过推进区域合作,坚持开放包容,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与会各国外长赞同王毅发言,充分肯定一年来澜湄合作在各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赞赏澜湄合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密切人文交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惠及地区各国及各国人民。

  各方表示,中国是湄公河国家最紧密的朋友和伙伴,感谢中国为推进澜湄合作发展及次区域一体化所作的贡献。各方愿共同保持澜湄合作强劲势头,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探讨多种形式的产能合作,推动在教育、青年、地方等领域进行更多合作,加强同其他区域、次区域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

  (光明日报老挝琅勃拉邦12月19日电 光明日报驻曼谷记者 付志刚)